
曝匹克让拒绝降薪员工写检讨 不写就停薪引发争议!9月初云南配资,知名运动品牌匹克因“全员降薪”话题引发关注。近日,这场风波有了新进展。有员工透露,公司向拒绝降薪的员工发出“最后通牒”,要求他们在10月14日前提交“反思检讨”,否则将面临停发9月份工资的处罚。

对于“不写检讨就停薪”的要求,泉州市丰泽区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工作人员明确回应,此行为属违法。若情况属实,建议员工投诉并申请劳动仲裁。

汪先生表示,他不会写检讨,据他所知,身边的同事也没有人愿意写。“我们只是反对不合理的降薪,怎么就成了‘不服从管理’?”他还提到,匹克员工的薪资在行业内本就不占优势,最高50%的降薪幅度远超大家的承受能力。多名员工反映,公司早前告诉员工有意见就要提,但提了意见后又说员工不服从管理,“反对的人都要写检讨,不写就停薪,这不合理。”
同日,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,此前已收到过相关反映,并指出写检讨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行为,人社局无法直接判断其合法性,但如果企业以此为由克扣员工薪资,那肯定是违法的。由于匹克是丰泽区重点企业,相关维权事宜已交由丰泽区劳动保障维权中心统筹处理,人社局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。
9月17日,匹克召开内部会议商讨相关事宜。会上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表示,匹克整体降薪幅度不到10%,并非全员降薪。针对低收入员工,他表示如果工资低于3000元,会补到3000元,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,鼓励他们发扬公司精神,主动性地开展工作。
值得注意的是,许景南还在会上提及,匹克内销直营板块自年初以来持续亏损,仅1至7月就累计亏损逾1.3亿元,期间还不得不转手三个分公司,这也是此次调薪的关键原因。
事实上,曾被誉为“晋江鞋王”的匹克出现如今困局并非一朝一夕形成。1989年,许景南在泉州创立了匹克。凭借与八一男篮的合作等营销,匹克迅速崛起。1997年,匹克估值达到近2亿元。2009年,匹克在港交所上市,首日市值高达52亿港元。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,匹克业绩不断下滑。2015年,匹克营收、净利润分别为31.09亿元、3.92亿元,较巅峰期业绩已下降大半。
2016年5月,匹克体育发布停牌公告,并于当年7月发布私有化公告,11月正式撤销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。对于私有化,匹克当时解释称是为了更有效地整合资源,应对行业挑战,推动公司长期发展。
私有化后的匹克动作不断。进入2018年后,公司连续收购了休闲服装品牌旗牌王、童装品牌嗒嘀嗒以及瑞士户外品牌奥索卡。2021年9月,匹克体育宣布获得华润国调厦门消费基金战略领投,融资金额近15亿元人民币。彼时云南配资,匹克体育CEO许志华称将加速回归A股。
领航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