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日,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。会议要求,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加力支持科技创新、提振消费、小微企业、稳定外贸等,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,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,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会议关于“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加力支持科技创新、提振消费、小微企业、稳定外贸等”的表述,与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保持一致。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,会议明确,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充裕,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,使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。
“2025年上半年,为应对潜在关税冲击、提振国内需求、促进物价温和回升,我国宏观调控力度加大,货币政策适度宽松,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,相机抉择,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,进一步提高政策调控的前瞻性、针对性和有效性。”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。
下半年,市场预期金融总量增长有望保持平稳。在流动性方面,当前,央行流动性工具箱丰富,期限分布更趋合理。未来,央行流动性管理将更加高效精准,调控力度和节奏更加科学灵活,可以更好兼顾多重目标。同时,我国经济发展韧性持续显现,为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提供了稳固的基本面支撑。“5月初,金融管理部门发布的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,经营主体也在主动应变作为、转型发展,这些都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恢复起到积极作用。”业内专家表示。
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被寄予厚望。在温彬看来,上半年结构性工具成为发力重点,实现“量扩价降”。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十大政策中,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关的涉及六项,成为下阶段重点发力方向。央行通过创设并加力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着力推动调整解决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,更好发挥其牵引和带动作用,提升综合成效。
业内专家表示免息配资炒股,在一揽子金融政策持续显效、经济活跃度有所提升以及金融机构加力支持下,上半年信贷呈现“总量增长、结构优化”特征。下一步,更需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的执行,畅通货币政策传导,提升货币政策实施效果。温彬认为,接下来,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,叠加财政、产业、消费等政策延续发力,形成政策合力,共同做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工作。
领航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